德國海外軍售或再創(chuàng)新高
德國IRIS-T近程空對空導彈系統(tǒng)。
據德國媒體日前報道,最新數據顯示,德國政府今年頒發(fā)的武器和軍事裝備出口許可證將創(chuàng)下新紀錄。有評論稱,德國對外軍售總額大幅攀升,折射出該國外交、安全與防務政策轉型進程加快。但朔爾茨政府的黷武心態(tài)和軍售動向,也將衍生諸多負面效應。
對外軍售創(chuàng)下紀錄
截至今年10月中旬,德國政府共發(fā)放4163份出口許可證,出口額約109億歐元(約合115億美元),其中72億歐元來自武器出口。報道稱,出口許可是德國海外軍售獲批的關鍵性環(huán)節(jié)。雖然許可的武器裝備存在交付周期,但基本都是在合約保障下的軍火生意,因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海外軍售水平。
報道稱,今年9月以來,受經濟、政治、外交政策影響,德國政府明顯壓縮了出口許可數量,不過,考慮到歷史訂單積壓因素,今年德國對外軍售總額可能超過2023年的122億歐元。目前,德國尚未發(fā)布年度軍貿評估報告,外媒在對其前三季度軍工產值進行分析后認為,德國海外軍售客戶正由以歐洲國家為主,轉為向全球國家拓展。
德國聯邦議院左翼黨派議員達代倫公開質疑朔爾茨政府“發(fā)戰(zhàn)爭財”。他引用的數據顯示,德國出口的武器65%流向烏克蘭,僅今年上半年,德國出口至烏克蘭的武器金額就超過49億歐元。另外,2023年10月以來,德國先后3次批準對以色列的武器許可,總金額接近1.1億歐元。外媒稱,東歐地區(qū)成為德國軍火主要流向地,中東地區(qū)則成為德國海外軍售份額漲幅最大的地區(qū)。
除上述兩國外,歐洲以外的新加坡、印度、沙特和卡塔爾等國,都是德國武器的重要買家。今年初,德國解除對沙特持續(xù)近6年的武器出口禁令,向其提供150枚升級版IRIS-T近程空對空導彈。另外,德國向韓國出售90枚“金牛座”導彈,與意大利、保加利亞、波羅的海國家簽訂的中近程防空系統(tǒng)、雷達天線及巡邏艦等合同,都是年內重磅大單。同時,德國與挪威、匈牙利、英國等傳統(tǒng)貿易伙伴也保持軍貿聯系。
折射軍備轉型態(tài)勢
德國政府和軍方將不斷增加的對外軍售總額,作為執(zhí)政政績和年度亮點進行宣揚。評論稱,德國對外軍售創(chuàng)下新紀錄,反映出該國正不斷加快安全與防務政策轉型。
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,海外軍售不斷攀升,是安全政策轉型的結果。為刺激軍工生產和出口,朔爾茨政府設立專項防務基金,不僅加大對東歐國家軍援力度,還籌建首個海外基地、向立陶宛增派4000名聯邦國防軍士兵、參加北約和歐盟框架下的聯合軍事演習。外媒稱,近兩年,德國頻繁參與地區(qū)安全事務,軍事外向化趨勢明顯,也為軍品出售提供機會。在參與歐盟紅海護航行動期間,德國連續(xù)派出3批護衛(wèi)艦執(zhí)行任務。這些護衛(wèi)艦受到丹麥、芬蘭、波羅的海國家海軍的關注。
對外軍售也成為德國軍工產業(yè)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縮影。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將上述現象視為“向戰(zhàn)爭經濟模式轉型的典型案例”。據統(tǒng)計,在社會領域失業(yè)率小幅攀升的背景下,德國萊茵金屬公司、軍用傳感器生產廠商亨索爾特、生產軍用無線電設備的羅德與施瓦茨公司都增加了人員和崗位,并開辟新生產線。多家軍工企業(yè)啟動境外辦廠計劃,比如,萊茵金屬公司已在烏克蘭建立分廠,以便于后續(xù)軍援。
除加大產能外,德國還與多個國家聯合研制和生產武器裝備,包括“未來坦克”、歐盟下一代戰(zhàn)艦等。德國國防部表示,上述項目將帶來豐厚經濟回報。德國媒體稱,德國軍備轉型正與歐盟防務轉型同步推進,德國強勁的軍工產能和軍火貿易成為推動歐盟一體化的重要支撐,有助于增加德國在未來歐洲防務中的話語權。
此外,對外軍售也與德國國家戰(zhàn)略和外交政策相呼應。比如,德國通過向沙特出售“壓箱底”彈藥,重新拉近與沙特關系,有助于雙方開展能源合作,緩解德國能源不足壓力;與亞太國家的軍火交易,為德國插手地區(qū)事務、增強存在感提供抓手。
衍生諸多負面效應
部分媒體并不看好德國的海外軍售“成績單”。報道稱,德國政府的軍火生意并未贏得人心,朔爾茨在不久前的地方和議會選舉中受挫的事實表明,上述發(fā)展策略不符合德國民眾意愿,持續(xù)加大對外軍售將加劇地區(qū)緊張局勢,沖擊國內發(fā)展環(huán)境。調查數據顯示,超過60%的受訪民眾明確反對德國向以色列出口武器。
也有部分外媒質疑德國官方數據的真實性。德國經濟部門6月底開具的出口額清單顯示,德國至少已批準74.8億歐元武器出口許可,數據“打架”招致外界質疑。有報道稱,如果找理由解釋這一現象的話,那就是在第三季度,德國政府和軍工企業(yè)不僅毫無作為,還可能遭遇退單問題。
德國軍工領域人士也對德國當前產能化發(fā)展思路提出質疑,認為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德國軍品的研發(fā)和創(chuàng)新能力。部分德國軍方官員抱怨政府忙于出口,忽視本國軍力建設,出現導彈庫存空虛、坦克數量入不敷出,G36突擊步槍甚至無法滿足兩名軍人一支的配置,導致“德國國防軍幾乎沒有能力在地面戰(zhàn)中自衛(wèi)”。外媒稱,德國國內對海外軍售持不同態(tài)度,是各種政治勢力博弈的結果。隨著德國政府換屆及美國候任總統(tǒng)特朗普“重返白宮”,德國海外軍售走勢有待進一步觀察。(石文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